新闻动态

537亿美元美债一夜蒸发,中国和美国到底谁更慌?

发布日期:2025-10-10 04:25    点击次数:152

短短七个月,537亿美元的美债从中国的账本中划走,化作3800多亿人民币,这串数字还未完全冷却,下一组数据又扑面而来——自2022年起,光是那一年,中国便减持了1732亿美元。有人感慨国与国之间的感情深浅,但钱从来不会无缘无故地流动。中国从全球最大美债持有国,转身成全球“甩债”第一,背后的故事,并非三言两语可以说清。

2018年以前,中美的财政纽带紧密到足以环环相扣。彼时美债就像一根绳索,把两国的利益绑在一起。有趣的是,2008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时,中国采取的宽松货币政策和对美资产的“维稳”,一度被美国高层解读为软弱,谁都没把救火当恩情,反倒被当成对手服软的信号。这种理解差之毫厘,走来十年,却已天壤之别。

近代中国的百年屈辱,抗美援朝的烽火,早已让血脉里的温和和忍让学会了分寸。心理学上说,创伤记忆能塑造民族性格,尤其碰上美国这样强硬的对手,温情牌是没用的。教训换来一条铁律:妥协不会让对方尊重你,只有对等和实力,才能让谈判桌上的目光从高高在上变得目光平视。

2018年往后,美国对中国的态度肉眼可见地陡转直下。从打压华为、大疆,再到贸易“脱钩”,一连串操作像极了经济版的冷战。只是美国或许没想到,中国会用美元武器反将一军。2023年下半年再次密集抛售美债,是一次无声的反击。特朗普团队背后的算盘也很清楚,但真正的压力,是在中国收回债权的同时,一堆国内经济矛盾找上门。

一场“三连退”由此上演。第一步,特朗普急于与中国沟通修复关系。7、8月间美国多次暗示要由高层访华,甚至直接电话致北京,语气罕见地柔软。他们意识到,封锁中国的孤立策略已经走到头。第二步,美国宣布暂停对台军援,且并非象征性动作。据悉,原计划提供给台湾的大量弹药和无人机都被暂缓,对解放军实战威胁甚至高于主战坦克。此举表明,美国已然开始调整台海策略,不再像过往那般一味强硬。第三步,国会代表团亲赴中国,用众议员史密斯的话来说,“不该隔六七年才交流一次”。多党联动,自上而下的外交修复,让整个美国政府对“对华脱钩”战略心生动摇。南海、台海那些热议的博弈区,美国评估之后也明白,继续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金融圈有句话,债权人总能稳坐钓鱼台。其实大可不必一次性毁掉手里所有美债,中国完全能掀桌子制造更可怕的恐慌,但那会“殃及池鱼”,市场,贸易伙伴,乃至自家生意,都会一并受损。更聪明的办法,是温水煮青蛙——持续温和减持,让美债利率一点点水涨船高。美国财政压力如同气球中缓慢增大的气体,看似安全,实则风声鹤唳。

美债于美国而言,并非普通的国债——身后站着千千万万依赖美元结算的海外企业与政府。冷知识是,世界主要央行中,对美债配置比例下滑已成趋势:日本、英国、瑞士和中国香港,都在逐步调整方向。这场看似中国主导的“减美”大潮,实际是全球风险再平衡的折射。

曾有位做金融衍生品的朋友说,真正的高手绝不直接摧毁对方,而是让对方自己崩溃。这场博弈还未结束,华盛顿的灯光时明时灭,偶尔会想到39年前同样的资金问题,使政府关门成了常态议题。也许,此时正有一杯咖啡在中国债台办公室的窗前冒着青烟,而太平洋那头的美国财政部长,则盯着屏幕上的红色警示灯,一遍遍计算该如何和这位远方债主继续周旋。



上一篇:一场定增风暴:市值近3000亿胜宏科技为何被机构七五折疯狂抢
下一篇:中国稀土拿不到!G7反其道而行,想要联手对华下达稀土“限价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