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论坛,未来科技,触手可及!
最近,在上海举办的2025年浦江创新论坛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大家可能觉得,这种高端论坛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很遥远,无非就是专家们聚在一起,讲一些我们听不太懂的专业术语。
但今年的情况似乎完全不一样,它更像是一个面向所有人开放的“未来科技体验馆”,让普通人也能亲手触摸到那些以往只在科幻电影里才能看到的场景。
这次论坛最大的特点,就是把最前沿的科学技术融入到了每一个环节,让参会者从踏入会场的那一刻起,就仿佛穿越到了未来。
我们先从进入会场说起。
以往我们参加活动,第一步通常是到签到台,由工作人员核对信息、发放证件。
但在这次论坛,迎接来宾的可能不是人类,而是一个高度仿生的人形机器人。
这个机器人可不只是一个会简单对话的机器,它的技术含量相当高。
据介绍,它的手部拥有多达19个可以活动的关节,能够模仿人手做出非常精细和自然的动作,比如递给你证件、为你指引方向。
更让人惊讶的是,它的面部还能呈现出16种细微的表情变化,能够根据交流的氛围做出微笑、点头等反应,这让冷冰冰的机器一下子有了“温度”,交流起来感觉更亲切。
这种体验从一开始就颠覆了人们对传统会议服务的认知。
进入会场后,很多人可能会担心迷路,尤其是在一个大型、复杂的场馆里。
通常的解决办法是看纸质地图或者手机导航。
但在这里,主办方提供了一种更酷炫的方式——无介质全息地图。
这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你不需要任何屏幕、任何设备,只需要在一个指定的区域伸出手,整个会场的立体地图就会像科幻片里那样,直接投射悬浮在你的手掌上方。
你可以用手指在空气中缩放、旋转地图,查看每一个展厅、每一个会议室的位置,信息一目了然。
这种互动方式不仅方便快捷,更带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未来感。
在整个论坛期间,有一个贯穿全场的“智能向导”,它的名字叫“小江豚”。
这是一个先进的人工智能系统,它不仅存在于手机应用里,可以帮你查询议程、预约想看的直播,还能根据你的兴趣和过往的浏览记录,为你推荐可能感兴趣的演讲或展览。
最特别的是,这个“小江豚”还被植入到了实体机器人中,以一个可以移动、可以与你面对面交流的形象出现在会场里。
当你遇到问题时,可以直接向这个机器人提问,它能用非常自然的语言与你对话,为你提供帮助。
这种将人工智能大脑和机器人身体结合起来的技术,被称为“具身智能”,它让虚拟的AI服务变得看得见、摸得着,大大提升了服务的真实感和互动体验。
就连会议间隙的茶歇时间,也成了一场小型科技秀。
在服务区里,你会看到专门用来制作饮品的人形机器人。
它能精准地完成取杯、加料、调制、递送等一整套流程,动作流畅稳定,就像一位训练有素的咖啡师。
制作好的餐点和饮料,则由一些小型的自主配送机器人负责送到来宾手中。
这些配送机器人可以在拥挤的人群中灵活穿梭,通过智能算法规划最佳路径,并能灵敏地避开障碍物,高效地完成配送任务。
此外,来宾们还有机会品尝到一些特别的创新食品,这些食品是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制造的。
简单来说,这是一种全新的食品生产方式,它可能在未来改变我们对农业和食物的依赖,为解决粮食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对于喜欢拍照留念的人来说,论坛设置的科技打卡区也充满了惊喜。
这里有一面沉浸式打卡墙,它利用动态捕捉技术,可以实时捕捉你的动作,并将你的人像与上海的城市风貌、科技地标等虚拟背景实时融合在一起。
你站在墙前,就好像真的置身于一个充满未来感的虚拟世界里,拍出的照片和视频效果非常独特,极具科技美感。
媒体采访环节同样也进行了技术革新。
传统的采访通常是在一个固定的房间里进行,而这次论坛则打造了一个“元宇宙访谈间”。
这个访谈间的背景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根据采访嘉宾的研究领域进行智能切换的虚拟场景。
比如,当采访一位天文学家时,背景可以切换成浩瀚的星空;当采访一位生物学家时,背景又可以变成微观的细胞世界。
这种沉浸式的对话环境,不仅让采访过程更有趣,也有助于激发更深入、更专业的交流。
除了这些遍布各处的科技应用,论坛还有三大特别值得关注的亮点场景,把沉浸式体验推向了高潮。
第一个是在阳光走廊区域打造的“AR创新思想殿堂”。
来宾只需通过一个专门的手机应用扫描周围的环境,就能看到历届浦江创新论坛的主题和一些经典语录,以充满艺术感的立体文字形式悬浮在空中。
这些文字还会随着你的走动而变换位置和角度,仿佛是有生命的思想在与你互动。
这种利用增强现实(AR)技术的方式,让抽象的思想和知识变得具体可感。
第二个亮点是“空中主会场”。
考虑到主会场空间有限,为了让更多人能够体验到开幕式的盛况,论坛利用AR眼镜和裸眼3D大屏技术,创造了一个虚拟的会场。
即使你不在现场,戴上设备或站在大屏前,也能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就坐在会场的第一排。
这打破了物理空间的限制,让知识的传播和思想的交流变得更加开放和无边界。
第三个亮点体现在一些细节设计上,比如“光全息海报”和“影像融合合影点”。
这些设计将科技与美学巧妙地结合起来,让人们在不经意间就能感受到科技的存在,传递出一种“科技无处不在”的理念。
当然,所有这些炫酷的技术展示背后,是上海在未来产业领域的深厚积累和扎实成果。
论坛专门设置了“预见未来”和“共享未来”两大展示区。
在这里,人们可以看到上海在量子科技、脑机接口、生命健康、未来能源等前沿领域的布局和突破。
特别是在“共享未来”体验区,强调的是互动和体验。
比如,有一面“智申花魔镜”,你只需要站在它面前30秒,它就能通过面部扫描等技术,分析出你的三十多项健康指标。
还有一个非侵入式的脑机接口设备,你可以戴上它,通过自己的“意念”来玩游戏,或者控制智能家居的开关。
这些体验项目让普通人真切地感受到,那些曾经遥不可及的未来科技,正在一步步地走进我们的生活,并将在不远的将来,深刻地改变我们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