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罕见打脸美军,治安战经验已过时,没代差就不打了
美国人自己抽自己嘴巴,这事儿可真不多见。尤其是美国空军,向来眼高于顶,结果《国家利益》一篇报道出来,直接说他们没准备好迎接挑战,经验都没用了。
能让美国媒体用上“挑战”这个词的,掰着手指头也知道说的是谁。
这么多年,美军在中东打得顺风顺水,不管是跟哪个国家比,都靠着子弹多、导弹多一路碾压过去。久而久之,他们自己都信了“火力猛我就强”这套逻辑。这套打法在治安战里确实好用,打遍中东没对手,让他们产生了一种错觉,以为战争就是这么回事。
可中国的崛起,像一盆冷水浇在他们头上。他们突然发现,自己引以为傲的那些实战经验,在面对一个同样体量的对手时,好像不那么管用了。尤其是九三大阅兵之后,那种视觉冲击让五角大楼里的人回过神来,意识到自己可能玩脱了。
人家不跟你玩治安战,不跟你比谁在沙漠里打了多少年游击队。中国这些年埋头干的事,是提升武器的绝对杀伤力。战斗机、轰炸机,在同代产品里,性能参数摆出来,美国人自己都不敢拍着胸脯说“我们的强”。这就尴尬了,数据对比下来,美国人清醒地认识到,想赢,除非有代差。
这不是美国第一次吃这种亏了。想当年朝鲜战争,他们以为能一口吞下那支“捡别人剩的”军队,结果碰了一鼻子灰。后来的越南战争,在东南亚那个小方块里,又陷了进去。两次都是以绝对的力量优势开局,最后只能用“放你们一马”的姿态收场,面子上不好看。
这两场战争之后,美国开始玩命研发新武器,憋着劲要当真正的世界第一,然后就跟苏联杠上了。苏联的解体让美国着实兴奋了一把,觉得自己的路子走对了。只要新冒头的俄罗斯不来硬碰硬,美国在战场上就不可能输。
这种自信一直持续到千禧年。互联网时代来了,世界变得扁平,美国对各国实力的掌控,忽然有点脱缰。但中东和北非的战事又给了他们一颗定心丸:“没关系,慢慢来,反正也遇不到同级别的对手”。
结果,就在他们觉得高枕无忧的时候,中国GDP猛涨,真正的强敌就这么悄无声息地站起来了。
现在怎么办?打不过就想别的招。美国人最奇葩的挣钱方式都出来了,“黄金卡”,花个一百万甚至二百万美元,就能提高你拿美国签证的成功率。特朗普这商人脑子,转得就是快,法律条文里都找不到先例,但他就是敢干。有经济学家估算,这玩意儿至少能给美国带来上千亿美元的收入。
除了黄金卡,还有白金卡,最低一百万美元,最高五百万。这些卡,说白了就是“避难卡”,专门卖给那些跟美国没有引渡条例国家的富人。只要给钱,就给你庇护。要是早这么干,当年古巴开国门的时候,美国政府不得后悔死没狠狠收一笔钱?
钱要捞,军事实力也不能落下。美国现在知道了田忌赛马的道理,一定会拼了命去研发更先进的“隔代武器”。想要搞出比中国武器更厉害的东西,对一个有技术积淀的国家来说,只要人才和材料到位,并非不可能。
所以,他们一边想办法从全世界“现代掠夺”,一边开始盯上了中国的软肋。比如关税没用,就拿“着陆权”说事。有美国议员叫嚣,中国要是敢管制稀土,就不给中国的飞机在美国和盟友国家着陆。这招确实够损,真要这么干,中国的航空业会很难受。
但中国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所有的招数,总有化解的办法。美国的敛财和提升军力同步进行,虽然成果暂时还看不见,但我们必须警惕。
说到底,一个国家强不强,不能光看自己,还得看对手怎么看你。当你的对手,那个曾经不可一世的霸主,开始研究你的弱点,甚至不惜用上各种盘外招来给你使绊子的时候,恰恰说明你已经强到让他无法忽视,甚至开始感到恐惧了。
毕竟,最可怕的,或许不是明面上的刀枪,而是那句让你飘飘然的“你真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