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蒸发95%!这些股票为何成散户“绞肉机”?
2025年上半年A股十大熊股跌幅均超70%,榜首人乐退暴跌94.72%,股价从7元跌至0.36元,1.4万股东深陷退市泥潭。
工智退、退市鹏博等5只股票跌幅超90%,38万投资者血本无归。
这些公司清一色来自ST或退市板块,因财务造假、行业淘汰、债务爆雷被资本抛弃,退市整理期单日暴跌80%的惨剧频现。
人乐退的崩塌是传统零售业的缩影。
曾经的民营超市第一股,因电商冲击客流量锐减,转型迟缓导致市场份额被蚕食。
连续多年亏损让资金链彻底断裂,2025年债务违约引发股价雪崩。
1.4万股东在退市整理期前未能脱身,最终停牌等待摘牌。
工智退的陨落暴露技术企业的致命伤。
这家工业智能化企业因研发投入不足,核心技术被对手反超。
过度依赖大客户导致订单骤减,供应链管理漏洞推高成本,半年内股价从3.9元跌至0.25元。
3.6万股东被迫转战三板市场,资产蒸发99%。
鹏博士因2012-2022年财报虚假记载被证监会处罚,审计报告"无法表示意见"触发退市。
5G布局滞后叠加用户流失,现金流断裂后债务压顶。
6月30日终止上市时,6.5万股东仅剩0.14元残值。
恒立退和中程退死于"单腿走路"。
恒立退成本控制失灵,原材料涨价挤压利润,产品迭代缓慢失去客户。
中程退因业务单一化,当依赖的行业产能过剩时,盲目扩张加速崩盘。
两公司股价三个月内暴跌92%和91%,股东合计3.95万人。
退市九有揭示同质化竞争的死局。
产品缺乏独特性,品牌建设薄弱,消费者转向高品质竞品。
研发投入不足导致新品断档,销售渠道低效拖累营收。
退市整理期首日暴跌80%,1.5万股东多数割肉离场。
ST股的陷阱:高股价≠低风险。
ST汇科年初股价68元,因补仓预告触发ST后暴跌76%,但13.27元仍诱骗抄底者。
内部控制混乱和财务数据造假,让8.62万股东踩雷ST苏吴。
看似"便宜"的ST股实为退市预备军。
牛散抄底反成"绞肉机"案例。
牛散夏重阳斥资重仓陕建股份,浮亏25%达1.2亿元。
陕建虽披着国企光环,但地产寒冬致净利暴跌25%,市净率仅0.56倍。
流动性枯竭让大户也无法脱身,日均成交额仅千万级。
2025年财务类退市新规收紧:连续三年营收低于3亿且审计不合格即退市。
23家锁定退市公司中,8家因财务造假、7家因交易类指标出局。
监管重拳下,无资质机构代客炒股致亏180万的案件频发,法院判决投资者自担30%责任。
38万股东的惨痛教训。
人乐退股东15年坚守亏光本金,工智退长期持有者损失99.28%。
退市鹏博6.5万股东因信披违规血本无归,ST苏吴抄底盘增长39%后全数套牢。
退市整理期成为最后逃生通道,但流动性枯竭让割肉都成奢望。
数据背后的行业凛冬。
零售业受电商碾压,港口物流遭贸易放缓冲击,制造业成本压垮利润。
通信业技术迭代淘汰落伍者,工业智能化赛道内卷致死。
行业萎缩叠加治理缺陷,让熊股跌势如自由落体。
2025年劲拓股份实控人操纵股价被罚2.64亿,终身市场禁入。
散户需设机械止损线,单股持仓上限10%,PE超行业两倍不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