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别只盯着美债!人民币出海、供应链自主,中国牌打得溜

发布日期:2025-08-06 23:49    点击次数:91

你敢信吗?咱们国家3万亿的外汇储备里,竟然有60%都是美元资产。

这数字一出来,不少人都坐不住了,毕竟美元这东西,说不准啥时候就变脸,但你要是真慌了,那可就小看咱们的后手了。其实啊,应对这事儿,咱们早就布好局了,三招下来,稳得很。

先说说人民币出海这招,现在势头正猛。

你知道不,咱们已经跟40个国家签了本币互换协议,这意味着啥?就是做生意不用再绕到美元了,直接用自家货币结算。就说东盟吧,以前去那边买水果、蔬菜,还得先换成美元,现在方便了,刷人民币就行。中东那边更明显,买石油这么大的生意,也开始用人民币结账了。

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毕竟石油美元那是老规矩了,还有那个CIPS,也就是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去年处理量一下子涨了26%。

可能有人觉得,现在它在全球也就占3.5%的份额,不算啥,但你瞅瞅这增速,肉眼都能看出在往上冲,以后的事儿,谁说得准呢?

再看内需这块,真是越来越能打!

有数据说,2025年国内消费预计能破50万亿,占GDP一半还多,这可不是空穴来风,你看看身边,逛街的人多了,线上购物的包裹堆成山。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噌噌往上涨,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越来越明显。

为啥能这样?老百姓手里钱多了是一方面,消费也在升级,以前买东西讲究便宜,现在更看重品质,而且国家也在使劲儿,发消费券、搞以旧换新,都是在给消费添火。

对外出口这边,变化也挺大。

对美出口占比从19%降到12%,不少人担心工厂会不会没事干,其实根本不用愁,东盟、中东的订单补上了。广东有家服装企业,以前主要做美国生意,后来转向东盟,订单排得满满当当,机器一天到晚不停转,还有家做电子产品的,中东市场一打开,销量比以前还翻了番。

供应链留后手,这步棋走得太关键了。

芯片、工业软件这些卡脖子的东西,咱们早就下了狠功夫。

目标很明确,2027年要实现70%的国产化。

现在呢,已经有65%的自主率了。

上海有家芯片企业,前段时间宣布在14纳米制程上有了新突破,产能也提上来了,还有家做工业软件的,研发出的一款产品,能直接替代国外同类软件,不少工厂都在用。

卡脖子清单上的那些技术,也在一个个攻克,航空发动机的关键零部件,以前依赖进口,现在咱们自己能造了,性能还不差,高端数控机床的核心技术,也有了新进展,不用再看别人脸色。

至于美债那点事儿,咱们看得明白着呢。

有人说,既然怕美元不靠谱,把美债抛了不就行了?

哪有那么简单,美债这东西,盘子太大,抛得太快,全球市场都得抖三抖,咱们自己也得受影响,所以啊,咱们的策略是慢慢减,一边减,一边把手里的人民币换成实在东西,比如粮食,多储备点,心里踏实。

能源也一样,跟产油国搞好关系,保证供应。还有技术,该引进的引进,该合作研发的合作,把钱花在刀刃上。

说到底,这些事儿看着复杂,其实都是为了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

人民币能在国际上好用,国内市场能自己撑起来,关键技术能自己搞出来,手里的钱能换成真东西。

你说,这样一来,还怕啥?不过话说回来,这条路肯定不是一帆风顺的,以后还会遇到啥新问题,就得靠大家一起琢磨了。



上一篇:社保新规挑战与底层经济现实
下一篇:西大门: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实施以来已连续两年实现业绩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