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14岁女孩公园摆摊,卖沙滩玩具走红,父亲回应争议:这也是人生预习课
2025年暑假,安徽宣城14岁女孩小范在公园摆摊卖沙滩玩具的故事刷屏网络。
视频内容显示,今年放暑假后,14岁的小范偶然间发现公园里很多孩子在沙滩玩耍却没带工具,这让她察觉到了商机,于是她便主动找到爸爸(范先生)商量进货摆摊。
一开始范先生只是想锻炼一下孩子,没想到女儿顶着高温每天傍晚坚持出摊了20多天,从最初的“卖几十块钱”到高峰的时候日赚300多元,最终25天卖出4000多元商品,纯利润赚了2000多元。
视频在网络上走红后,争议也随之而来:有人质疑孩子应该“专心学习”,也有人担心摆摊耽误孩子成长。但范先生的回应却出人意料,他表示:“本意是想着锻炼孩子,让她体会一下做生意的艰辛和父母赚钱的不易。”
据他透露,女儿摆摊后变得更懂事了,他把女儿用移动支付收到的钱,每天都会兑换成现金给孩子,这样既保护了孩子的积极性,又让她真实触摸到金钱的价值。
目前随着周边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也加剧了生意的下滑,范先生计划尾货卖完就停止摆摊。但这次经历已让小范从“发现商机、坚持出摊到应对挑战”全程参与,用行动证明了实践的力量。
那么一张简单的折叠桌、几箱沙滩玩具,为啥能让引起众多网友的热议。那是因为它折射出了现代教育的一道裂缝:当许多家长还在拼命用补习班填满孩子暑假时,用“不能输在起跑线”的焦虑影响孩子的成长时,却忘了真实世界的酸甜苦辣,才是孩子最需要的“教材”。
而小范爸爸的回应也是直击痛点:摆摊不是胡闹,是父母给孩子的人生预习课。他没有说要教育孩子“好好学习将来赚钱”,而是让女儿亲自体验:清晨烈日下选品进货的辛苦,顾客讨价还价时的耐心沟通,收入从“几十元”到“三百元”再到竞争后骤减的跌宕起伏。
这些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比上理财课都有用,这样也让孩子学会了独立判断商机、合理规划时间、坦然面对竞争压力下的失败,更为重要的是,让孩子懂得了父母养家的不容易,从“伸手要钱”变成了“心疼爸妈赚钱的难”。
反观那些质疑的声音:“摆摊耽误学习、女孩子不该抛头露面”等言语,这背后又藏有多少成年人的恐惧?我们许多家长总是怕孩子摔跤,可是却忘了:摔跤后的疼痛,才让孩子以后走路更有力量。
大家不妨想一想我们小的时候,也有不少人出去卖过冰棍、摆过小摊。那时候没有补习班,但我们学会了沟通、观察和应变的能力,而且还有的人是通过自己攒钱买了人生的第一本漫画书。然而如今物质条件好了,为何反而不敢让孩子去尝试真实的生活了呢?
实际上小范摆摊赚的不是钱,而是那份勇气和责任感以及她对生活的热爱。从她在摊位前大声吆喝售卖产品到她面对竞争冷静收尾,像这样在现实的土壤里扎根的成长,远比成绩单上的数字更珍贵。
从小范摆摊的故事里,让我们看到了现在两种教育观的碰撞:一种是用补习班和保护罩隔离风险,却让孩子失去了感受真实世界的机会;另一种是后退一步,让孩子在尝试中摔打,在失败里觉醒。范先生的选择也告诉我们:真正的爱不是替孩子铺路,而是要教会让他们自己走路。
你支持孩子摆摊锻炼吗?暑假让孩子“吃苦”,是残忍还是必要?评论区留言聊聊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