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咸城际空荡荡,江夏人挤公交堵成粥,城铁修得再美也白搭?
铁轨上空得能跑马,马路上却堵得像粥糊了锅。
这事儿就发生在武汉。
城际铁路修得挺漂亮,可人就是不爱坐。
我每天早上从纸坊出发,挤在江夏大道上,看着旁边那条武咸城际,车厢里稀稀拉拉几个乘客,心里就犯嘀咕:这钱花得值吗?
2024年开了新城快线,算是动了点真格。
没新建线路,就拿武黄、武冈那两条冷清的线凑活用,把武汉东站当枢纽,往黄冈西和大冶北各开一趟。
高峰时二十到三十分钟一班,节假日一天能拉一万六千人。
坐上去感觉还行,去大冶北要停鄂州和黄石北,去黄冈西是直达。
有这么个选择,每天坐车的三百多号人总算有点盼头了。
可问题也来了。
大冶北方向的末班车收得太早,晚上九点就没了。
我有个朋友在光谷加班,九点半才下班,连地铁都赶不上,只能打车,一趟三十块,一个月下来好几百。
还有些车跳站,不按点停,你得提前半小时去等,生怕错过那趟停你家门口的车。
心里一直悬着,像在赌。
武咸城际要搞公交化改造,听说10月底就完成。
这条线76公里,以前一天才五趟车,很多人说建了跟没建一样。
现在湖北铁路集团砸了八千万,翻车站、换新车,想让高峰发车间隔压到三十分钟以内。
可改完反而更让人头疼。
公交化列车只到武汉东站,南湖东和武昌站都不停了。
江夏人去汉口,得先到武汉东站转车,去武昌还不如坐地铁7号线快。
南湖东站还要停运,因为要修武汉枢纽直通线。
白沙洲那边要建个九十三亿的双层公铁大桥,2025年开工,以后能分担天兴洲大桥四成压力。
听起来挺美,可施工期间,上班路肯定更堵,只能硬着头皮扛。
我问了几个在纸坊上班的邻居,他们说:
“我们根本不想去咸宁住,那边房价便宜,可学校医院都比武汉差一大截。
我们在武汉租房子,虽然贵,但上班方便,孩子上学也省心。
咸宁人愿意坐高铁去武汉,是因为他们家离北站近,高铁快。
我们坐武咸城际,站站停,跑一圈要一个多小时,太耽误事。”
武咸城际真正该服务的,不是咸宁人,是纸坊、庙山那些每天挤在阳光大道上的人。
江夏大道上,公交车2分钟一班,还挤得像沙丁鱼罐头。
这么多人,才该是城铁的主力用户。
可现在这线路,像给错人送了礼物。
更难的是运营模式。
武咸城际和高铁不一样,车、线、票都归湖北铁路集团管,有点像机场快线。
可真要像公交一样方便,得做到三件事:票价比高铁便宜,二十分钟一班,刷交通卡就行。
现在全做不到。
有规矩卡着,改不了。
你看首尔地铁,早上五点就发车,早班人能赶上第一班,高峰加密,全看需求。
人家懂上班族的难处。
武汉东站位置也卡死了。
只服务光谷一带,到不了武昌、汉口。
“新城快线”听着高大上,其实就是光谷专属。
别的地方的人,想坐都坐不上。
这线路没覆盖全城,用的人自然少。
我认为,城铁不是修了就能火。
得先看谁真需要它。
光靠画饼,不解决实际问题,再好的线路也白搭。
武汉的城际铁路,缺的不是钱,是脑子。
得把人当人而不是当数据。
不然,铁轨再宽,也跑不出通勤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