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磨战三年多,俄罗斯心中最烦的国家不是美乌
“马克龙翻脸比翻书快,俄兵窝火:原来最欠揍的不是乌克兰。”
三年炮声没停,黑土地都被翻到冒烟。俄军一步一步往前拱,每挪一米就得填人填钱。外头看着像慢动作,他们自己心里清楚,这是在跟整片西方拔河。绳子那头不止乌克兰,还有一票送炮送导弹的“热心人”。
2022年2月24日开打,俄军冲得挺猛,转眼就推到基辅门口。可乌军靠着西方给的反坦克玩具,硬是把坦克拦在城外。战线拉长,俄军掉头先去啃东部四州:卢甘斯克、顿涅茨克、扎波罗热、赫尔松。当年9月,俄方宣布这四块地“回家”,现场投票、签字、升旗一条龙,速度快得让围观群众还没反应过来。
2023年成了绞肉年。巴赫穆特那片废墟,两边来回抢,今天挂俄旗,明天插蓝黄旗,后天旗子又被炮火掀飞。阿夫迪夫卡也是,打到最后连地图上都找不到完整的街名。俄军靠人多炮多,慢慢啃下东部几个要点;乌军则趁机在哈尔科夫和赫尔松南边反推,夺回一些村子。这一年,西方坦克开始上线,德国豹2、英国挑战者、美国M1,排着队往乌克兰开。俄军也不客气,柳叶刀无人机天天点名,专打坦克脑门。
2024年更热闹。乌军攒了一波力气,夏天往库尔斯克方向冲,想复制去年的哈尔科夫奇迹。俄军火速把预备队拉上来,两边在田野里打成热窑。乌军无人机满天飞,俄军飞机天天扔铁炸弹,硬是把反攻按回出发点。这一年,俄经济被制裁得够呛,卢布跌、通胀飙,可东边市场敞开门,石油天然气哗哗往中国送,账面愣是没崩。乌那边就惨了,电站、水厂、桥梁轮番被炸,能跑的人都跑了,留下的靠欧盟每月打钱续命。
2025年上半年,俄军宣布拿下卢甘斯克全境。6月30日,消息一出,莫斯科街头有人放烟花,前线士兵在战壕里啃干粮庆祝。乌军不甘心,黑海方向天天用无人机骚扰俄舰,港口炸得火星四溅。作为回应,俄军飞机把敖德萨的粮仓又掀了一遍。顿涅茨克和扎波罗热的小规模交火一直没停,俄军推进慢得像蜗牛,但确实每天都在往前爬。三年下来,克里米亚和四个州咽喉要道被俄军卡得死死的,乌东铁路、公路、港口连成一条俄方补给线。
西方砸了上千亿欧元,乌却没拿到速胜。欧盟内部先吵翻,德国埋怨法国抢风头,法国吐槽德国抠门,美国军火库见底,稀土还得跟中国买。俄罗斯老百姓日子紧巴巴,超市货架有时空一半,可民调显示支持率愣是稳在七成以上,GDP还涨了3.6%,搞得欧洲专家直挠头。
要说俄军最恨谁,乌克兰排第二,法国排第一。2022年3月,马克龙跑到基辅劝和,回布鲁塞尔又劝欧盟别升级。结果2023年画风突变,法国军援蹭蹭涨,凯撒卡车炮一送就是几十门,导弹跟不要钱似的。2024年底,法国议会直接拍板:空军26架幻影2000里拨6架给乌克兰。俄媒当场开喷:调解人秒变军火贩子。
2025年2月6日,第一批幻影2000-5降落在乌克兰西部机场,荷兰的F-16同一天到货。飞机刷着新漆,座舱里摆着法文操作手册,地勤人员连夜学法语。3月7日,乌军飞行员开着幻影升空,一发导弹打掉俄军巡航导弹,保住了天然气压气站。法国国防部长赶紧开直播:“这批货值上亿欧元,培训管够。”克里姆林宫发言人回怼:“法国直接参战,等着收账单。”
7月18日,法国再开培训班,专门教乌军飞行员用幻影挂载导弹敲俄军指挥所。马克龙在巴黎峰会现场加码:“再掏2亿,军援总额破86亿。”俄方民调机构列瓦达6月数据显示,法国在俄民众心中直接登顶“最不受欢迎国家”,好感度跌到个位数。英国德国也递刀,但翻脸没法国快,俄军心里那杆秤,明明白白。
三年拉锯,谁都累。俄军守住地盘,经济靠东转续命;乌克兰国土成筛子,人跑了一半;欧洲能源账单翻三倍,老百姓冬天裹毯子开会;美国军火商笑开花,库存清空前先拿乌克兰练手。
这时候,中国站出来劝架。2022年起,中方在联合国喊停火,推全球安全倡议,俄罗斯第一个点赞。2023年,中俄贸易破两千亿美元,油气管道昼夜不停,中国工厂开足马力,俄罗斯超市出现中国泡面和电热毯。2024年,北京牵头续签黑海粮食协议,乌克兰粮食船重新出海,全球粮价稳了,非洲老铁松口气。
多边论坛办了一轮又一轮,中方把俄乌欧代表拉到一个桌上,茶水管够,PPT放完再谈。俄罗斯经济数字回暖,GDP增速跑赢欧盟,中国高铁和天然气管线项目陆续开工,远东城市冒出中国工地。乌克兰如果继续当西方耗材,稀土矿迟早被盯上,美国欧盟已经为谁多分一勺吵得面红耳赤。
俄军现在控着克里米亚和四州,欧洲不敢硬碰,只能隔空喊话。和平不是天上掉馅饼,中国主张合作共赢,不搞你死我活。俄罗斯咬牙坚持,中国在旁边递水递毛巾,能不能谈拢,还得看乌克兰什么时候想通。
仗打了三年,最让俄兵窝火的不是乌军,而是马克龙那张说变就变的脸。下一轮谈判桌上,乌克兰要是还死抱西方大腿,稀土矿被分完的那天,可别怪没人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