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对主要贸易伙伴加征关税窗口将关闭,全球贸易紧张加剧
美国政府针对其贸易伙伴设定的关税谈判宽限期将于7月9日正式结束。根据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7月1日在“空军一号”专机上的最新表态,这一截止日期将不会延长。他同时对美日双方能否在期限内达成协议表达了显著的疑虑。
特朗普特别强调了美日贸易关系中的问题,指出日本市场对美国大米的准入限制以及两国汽车贸易存在的巨大逆差。他表示,鉴于这种不平衡,美国应考虑对日本输美商品施加30%至35%,甚至可能更高的惩罚性关税,并直言对达成协议的可能性持悲观态度
日本方面近期已派出经济再生担当大臣赤泽亮正赴美进行紧急磋商,但未能实现与美国财长贝森特的会面。日方立场明确,坚决反对美方可能开征的25%汽车关税。尽管谈判中日本已提出多项措施,包括增加进口美国液化天然气、农产品、探索进口美国汽车的可能性,以及在技术、资源领域提供合作,但在关键的汽车关税议题上,双方分歧难以弥合。
韩国作为美国另一重要贸易伙伴,也面临着严峻挑战。汽车是韩国对美最大宗出口商品,其汽车产业对国内经济贡献巨大。然而,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措施已导致韩国对美汽车出口显著下滑,且汽车零部件已被加征25%关税,并有扩大征税范围的趋势,对韩国经济造成严重冲击。
特朗普拒绝延期的决定,预示着全球贸易体系可能面临新一轮压力。
供应链与贸易流承压: 若7月9日后美国如期对目标国家加征关税,依赖美国市场的出口企业将首当其冲,面临成本激增和需求萎缩的双重困境,可能被迫调整全球生产布局或缩减规模。贸易摩擦升级风险: 此举极可能引发贸易伙伴的强烈反应,导致针对美国出口的反制性关税措施出台。这种针锋相对的贸易冲突将进一步恶化全球贸易环境,冲击多边贸易规则。全球经济复苏受阻: 当前全球经济复苏本已脆弱,美国此举无疑增加了新的重大不确定性因素,为世界经济增长前景蒙上阴影。
未来各国如何回应美国的关税政策,以及全球贸易格局将如何演变,将成为国际社会密切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