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带病上阵!17年造艘“海上活靶”,万国零件拼出印度航母闹剧!

发布日期:2025-08-10 11:56    点击次数:113

你敢信吗? 一艘耗资2300亿卢比、建造17年的“国产”航母,服役两年多竟连舰载机都凑不齐,在实战中只能躲到敌方导弹射程外“打卡”! 这就是印度首艘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的真实处境。

它的甲板上明明有两条起飞线,却因为设计硬伤,起飞和降落不能同时干;号称能载24架战机,实际只塞进8架老旧的米格-29K;甚至引进法国新战机时,发现升降机窄了1米,每次运飞机得拆装零件半小时……

沦为国际笑柄

一艘靠意大利画图纸、美国造引擎、以色列装雷达、俄罗斯供钢材的“万国牌”航母,用血淋淋的教训证明:没有自主技术,再大的船也只是海上活靶!

1999年,印度海军雄心勃勃启动国产航母计划,誓言打造“印度制造”的海上堡垒。 谁也没想到,这艘被寄予厚望的“维克兰特”号,从出生就埋下了尴尬的种子。

2009年铺设龙骨后,它竟因船厂要造商船赚钱,被三次赶出船坞“让位”——2011年、2013年、2015年连续三次象征性“下水”,甲板上连雷达洞口都没填平。 直到2022年9月,这艘命运多舛的航母才勉强服役,而此时距离计划启动已过去整整23年。

印度高调宣称“维克兰特”号国产化率达76%,但拆开外壳,里面全是“洋货”:舰体设计照搬意大利“加富尔”号,只是尺寸放大到4万吨;动力系统买了美国通用电气的LM2500燃气轮机,和日本准航母“出云”号同款;高强度钢材全靠俄罗斯供应;雷达则是以色列的四阵面EL/M-2248相控阵系统;连防空导弹都是以色列的“巴拉克”。

“国产”航母连拦阻索都得等发货

这些“万国牌”零件凑在一起,立刻暴露出兼容性灾难。 德国造的传动系统和美国主机功率不匹配,2022年服役第7天就动力瘫痪,被拖船狼狈拽回港口。

以色列雷达和俄罗斯导弹的数据接口标准不统一,指令传输延迟0.8秒——现代防空战中,这几乎等于放任敌机轰炸。 最离谱的是,航母交付时雷达根本没装,舰岛留着大洞在海上“裸奔”了一年多。

如果说零件拼凑是慢性病,甲板设计缺陷就是急性心梗。 “维克兰特”号采用滑跃起飞,两条起飞线(轻载短跑道、重载长跑道)居然和降落区完全重叠! 这意味着要起飞机就得清空降落区,要回收飞机就得停掉所有起飞作业。

相比之下,中国山东舰通过优化布局,两条短起飞线独立运作,可同时起降舰载机。 更致命的是,“维克兰特”号连挡焰板都没装,舰载机起飞时尾喷温度高达2000℃,后方甲板根本不敢站人,进一步拖垮调度效率。 实测显示,其舰载机出动效率不足山东舰的1/3。

舰载机配置更是荒诞剧

原计划搭载24架俄制米格-29K或印度国产“光辉”战机,结果海军直接拒收“光辉”——这种单发轻型战机载弹量只有米格-29K的一半,作战半径不到700公里。

米格-29K本身也是“病秧子”:尺寸超过升降机限制,每次进出机库得拆机翼;妥善率长期低于50%,一半时间趴窝维修。 2025年冲突中,“维克兰特”号仅带8架米格-29K出海,扣除巡逻机后,能投入攻击的不足4架。

为了挽回颜面,印度紧急采购法国“阵风M”舰载机,却遭遇史诗级尴尬:升降机宽度比“阵风”翼展窄了0.9米! 工程师急中生智想出“土法”:每次运输前拆掉战机翼尖挂架,塞进升降机后再装上。

一次拆装耗时20分钟,运4架飞机光拆装零件就耗掉1个多小时,战机寿命还被反复折腾。

缺陷在印巴冲突中彻底爆发

印度海军高调派出“维克兰特”号逼近巴基斯坦海岸,扬言复制1971年空袭战果。 但卫星航迹图揭露了真相:航母全程龟缩在卡拉奇港500公里外,最近时距巴海岸也有800公里——因为米格-29K作战半径仅700公里,再靠近就得让飞行员自杀式冲锋。 巴基斯坦海军发言人嘲讽:“它在阿拉伯海裸奔,连防空部署都漏洞百出! ”

巴军的反制堪称降维打击

枭龙Block3战机和歼-10CE组成空中猎杀链,KLJ-7A雷达锁定400公里外目标,CM-400AKG导弹以5倍音速垂直灌顶。

而“维克兰特”号的防空系统形同虚设:以色列雷达虽能发现目标,但“巴拉克”导弹速度仅2马赫,根本追不上超音速导弹;护航驱逐舰的防空圈漏洞百出,巴军潜艇甚至抵近到肉眼可见距离。 最终,航母在部署72小时后仓皇撤退,背后跟着保驾的拖船。

冲突期间,“维克兰特”号唯一“战功”是消耗纳税人每天200万美元的运维费。 当巴军导弹摧毁印度本土S-400防空阵地时,这艘巨舰正在安全区画圈圈。 印度媒体吹嘘“成功牵制巴方兵力”,但巴军公布的实时监控画面显示,航母连一次像样的舰载机出击都没组织过。



上一篇:邓超综艺抱女搭档,孙俪搓衣板梗意外火爆全网
下一篇:红军城失守,地下隐形突击队出奇制胜,战局骤变令人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