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于和伟将演毛主席,《觉醒年代》团队再出新作,网友犀利点评

发布日期:2025-08-09 22:13    点击次数:176

#2025暑期档#

《伟大的长征》开机

一部讲述红军长征的革命历史剧《伟大的长征》近日正式开机。这部剧以全景视角,再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该剧由《觉醒年代》的原班人马制作,导演还是张永新。主演阵容强大,包括于和伟、曹磊、张桐、王劲松、李乃文、郭广平、成泰燊、何政军、万茜、张晚意、黄晓明、陈永胜、刘奕铁、史彭元等众多实力派演员。

制作团队实力雄厚

这个剧组的制作团队非常厉害,导演多次获得大奖,实力有目共睹。编剧龙平平更是不简单,他是冰心丈夫吴文藻的关门弟子,文化底蕴深厚。制作方野心不小,想拍一部“全景式长征”,涵盖红一、二、四方面军,甚至包括一些不太为人所知的南方游击队。为了真实还原历史,剧组两年里走了两万公里长征路,做了四千套旧军服,非常用心。

不过,演员阵容虽然强大,但一公布具体角色,网上立刻炸开了锅,大家议论纷纷,争议不断。

于和伟历史剧表现突出

于和伟这几年在历史剧中频频出现,演过《三国》里的刘备、《军师联盟》的曹操、《大决战》的林彪、《觉醒年代》的陈独秀,都演得不错,观众评价高。他还在《我是刑警》《城中之城》里演过主角,剧一播出就火,口碑和热度都不错,已经成了中生代演员中的顶流。

演员与主席形象差距大

他原本是个影视爱好者,后来却意外接演了毛泽东这个角色。正是这张观众太熟悉的面孔,让很多人难以接受。毕竟,他的脸并不是万能的。首先,他那张长脸和毛主席的形象差别太大,脸型、嘴型、鼻型都和毛主席不太像,光是第一眼就让人很难接受。

特型演员形象对比

国内现在还有一些特型演员,老一辈中,唐国强和佟瑞欣演得比较多,年轻一点的有王仁君和侯京建,大家对他们的认可度相对高一些。相比之下,唐国强、侯京健这些演员更符合领袖的形象。而于和伟看起来和毛泽东一点都不像,演这个角色不太合适,反而他吃黄豆的样子倒有点像林彪,甚至比演周恩来还更贴近些。

观众质疑于和伟演技

观众评价一针见血:于和伟是不是飘了?也不看看自己,这角色演得真让人摸不着头脑!不少网友表示,还是更喜欢王仁君和侯京建。《觉醒年代》里侯京建演的毛主席就很到位,为什么这次不继续用他?是名气不够吗?

演领袖需谨慎

毛泽东是个非常特殊的人物,不是随便谁都能演得好的。希望导演慎重考虑,如果坚持要拍,那不如别拍了,提前就别弄了。于和伟虽然演技不错,但演这个角色难度太大,稍有不慎,可能会影响他的声誉。演领袖,不仅要长得像,更要演得有神韵,才能让观众认可,才能赢得大家的喜欢。

曹磊演周恩来

在《觉醒年代》里演过鲁迅的演员曹磊,这次要扮演周恩来总理了。没想到,鲁迅和周总理竟然能由同一个人来演,真是让人有点意外。相比起演周恩来的于和伟,曹磊的造型更贴近历史人物——他留着长胡子,看起来很有书卷气,整体形象也更符合大家对周恩来的印象,所以争议也不大。

曹磊与于和伟多次合作

曹磊是个实力派演员,和于和伟合作过多次。在《军师联盟》里,于和伟演曹操,他演郭嘉;在《觉醒年代》里,于和伟演陈独秀,他演鲁迅;在《西北岁月》里,于和伟演刘志丹,他演刘景范。他还演过《光荣与梦想》里的聂荣臻、《浴血荣光》里的蒋介石,演过不少历史人物。

王劲松也在《大决战》《光荣与梦想》等剧中演过蒋介石,这次再次演这个角色,观众也没什么异议。

张晚意挑战张学良

在《觉醒年代》中饰演陈延年的张晚意,这次将挑战另一个重要角色——张学良。这是一次不小的尝试。之前胡军和文章都曾出演过这个角色,观众自然会拿新演员来比较。

人性化表演风格

面对争议,剧组没有退缩。导演张永新之前凭借《觉醒年代》已经证明,他更注重人物的神韵,而不是外表的相似。于和伟饰演的陈独秀一开始并不被看好,但最终因为演得真实、有感情,赢得了观众的认可。

这次的《伟大的长征》,导演依然坚持“人性化”的表演方式,重点表现毛泽东在长征过程中的内心挣扎、委屈和成长,而不是简单地模仿历史人物。

特型演员人才断层

尽管如此,但在作品还没出来之前,网友们普遍不太买账。他们觉得“伟人形象要有基本盘,不像就是不像,再好的演技也弥补不了。”甚至有老一辈特型演员批评说:“没有专业积累,演伟人就是装样子!”

这场争议背后,反映出特型演员行业出现了人才断层。像唐国强(70岁还在演壮年的毛泽东)、刘劲(26年专注扮演周恩来)这样的老演员,正在慢慢变老。而像侯京健(专演青年毛泽东)、王仁君这样外形和气质都符合的年轻演员,却因为名气不够,很难接到大制作的戏。

跨界演历史人物的争议

于和伟这次“跨界”演历史人物,到底是突破自我、创新尝试,还是对历史的不尊重?这个问题其实反映了观众对历史剧选角的两种不同期待。

以前大家更看重“像不像”,比如演员的外形、气质是否符合历史人物;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演得像不像”,也就是演员的表演是否能让人信服。这其实是表演艺术的一种进步。

我觉得,演技派的突破没有错,只要他们能真正走进角色,把人物演活,观众是能感受到的。但另一方面,特型演员因为外形接近历史人物,也更容易让观众迅速进入剧情。

所以,关键不在于“跨界”本身,而在于演员能不能把角色演好。如果只是靠外形,却没演到位,那可能真的会让人觉得轻慢历史;但如果演技过硬,哪怕外形不完全一样,也能赢得尊重。

你怎么看?你更喜欢“形似”还是“神似”?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



上一篇:宾卡达手表哪个好,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款式?
下一篇:邓超综艺抱女搭档,孙俪搓衣板梗意外火爆全网